马踏湖畔的徐夜书屋

2024年04月28日  |  来源:人民视点

640_副本.jpg

   人民视点山东讯(张洪兴 张兆伟 报道)马踏湖,是一个有些神奇的湖。

   到处是年轻的,碧绿的荷花、芦苇一派生机,置身其中,好似一下子年轻了几岁。

   这里是东夷的故土。东夷之地东靠大海,西部为山,森林茂密,湖泊众多,桓台作为东夷之地,离海还远,水是丰沛的,要不,谁能相信战马能踏地成湖呢?

   船家撑我们前行。湖水清清,清的能看见岸边水下芦苇的根。船过处,不时有青蛙扑扑的跳入水中。这时,我突然看见在船的不远处,有只不大的团鱼紧紧跟在我们的后面,奇怪的是,它保持着和我们船同样的速度,它在期待什么呢?这时,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早上的炸馒头片,朝它扔去,扑的一声,馒头片和团鱼眨眼就不见了。

   船在前行,水路两边的芦苇稀疏了许多,芦苇那边青壮的玉米,正吐出红红的缨子,微风吹来,向我们招手一般。

   同船家交谈中,我们得知,湖中的水田都被各种农作物分割成大小不等的一块一方。通向水田的条条阡陌,时有时无,时干时湿,所以,在湖里行走,往往是水陆共济。通往这些作物的水道,有长有短,有窄有宽,有的坦荡笔直,有的弯弯曲曲。

   湖上的一切都错落别致,要是没有向导引路,游人十之八九会转的晕晕乎乎,不辨东西南北。有一首诗形容得妙:“景奇奇景道不得,水曲曲水路何归?”够形象吧!

   置身于这样的湖,我是第一回,看上去不那么宽广,可是又那么遥远,看上去曲折无路,划到时却柳暗花明,它象有无数的迷,引人入胜,让人遐思。

    当年,苏东坡来到此湖,即兴赋出:

  “贪看翠盖掩红妆,不觉湖边一夜霜。

   卷却天机云锦缎,纵教匹练写秋光”。

   一代宗师王渔洋写到:“锦秋水色胜湘湖,雉尾莼羹玉不如。”

   第一次来到这里,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荷花园,一望无际,绿的让人眩眼睛,有些挺拔的荷花高挑在荷的绿叶之上,微风吹来,摇摇曳曳。心里很有些被邀之感,而那些藏在伞叶空隙里的荷花,羞羞怯怯,很有些怕人的样子。

   走过这大片的荷花园,出现在我面前的则完全是另一种景象,我有些被骗了的感觉:这哪里是湖呀!摆在我面前的是一条望不到头的十几米宽的水道,两边全是芦苇,又绿又壮,望不到那头长的是什么,只能仰望天空中的朵朵白云。

  上了水路旁的小舟,当地人唤做“浮子”。在我不经意间,船家把长长的竹篙往水里一点,小船前行,两边的芦苇往身后荡去了。

   船家告诉我,马踏湖是由2100多条这样的河道交织成网,蜿蜒成400多里的水路,路路相通、相连,组成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马踏湖。

  置身湖中,听着船家竹篙搅水的哗啦哗啦的声响,突然有种战马嘶鸣的声音在湖底涌动的感觉,让人感觉到这里的水响与马嘶,年轻与古老。

马踏湖由孝妇河、乌河等水系汇集而成,是一个纯天然的湖泊。湖中有河,河中有湖,一派江南水乡的样子。

  湖中有几万户人家,家家都掩映在湖岸绿树丛中,家家都被串村绕户、纵横交错的沟河分割开来,所以家家门前都有小桥,家家门前都停泊着小船。人们踩着小桥与四邻八舍来往,撑着小船探亲访友,赶集上店,下湖捕鱼,送肥运粮。

  相传,春秋战国时期,齐桓公经过南征北战,战败各诸侯国,一日,齐桓公会盟各路诸侯,聚兵列阵,平地马踏成湖,得名马踏湖。

   离开船家,我们来到了清凉台,又叫冰山遗址,青丘。鲁仲连是战国时期稷下学士,传说他闻秦国统一天下,不愿为秦顺民,投身湖中,飓风呼啸而起,大雪纷纷飘落,青丘突兀立起一座冰山,长百步,高数仞,峰峦叠嶂,洞壑幽邃,灯火荧荧,威严而壮观。

 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高士,在青丘的顶峰建起一座精美华丽的亭子,这就是清凉亭的来历。

清凉亭上朝北面悬挂一幅金字匾额:“冰山遗址”。青丘上冰山曾屡次出现。清初文坛领袖王渔洋在《池北偶談》一书中记载:“康熙戊申,予邑北锦秋湖中,冰立如山,高可数丈许。岩洞林壑皆俱,千峰万壑宛转。关连远近,走观之入其中者如在深山。而表里洞彻类晶玉。旬日始消。”

  导游说,现在这种景观是很难看到了。

  徐夜书屋就在青丘上。徐夜,字东痴,当时是山东有名的文人。他为显扬民族气节,志不士清,隐居马踏湖的青丘之上,终日读书写字,吟诗赋词,自称其住处为“徐夜书屋”。一日,王渔洋远道而来访,看他日午未起,柴门紧闭,入见之后,颇为感慨,遂即挥笔赠诗:

“先生高卧处,柴门翳若竹。

雪深门未开,村鸡鸣乔木。

日午饮烟绝,吟声出茅屋。”

  “徐夜书屋”,自成小院,有屋三间。屋门外,厦檐底下悬一横匾,书曰:“徐夜书屋”;屋内正面悬有徐夜绣像,绣像两侧分别悬挂着他的诗文:

  “竹笠蓑衣共一船,载将明月入芦烟。

   侬家不解耕耘苦,手把鱼叉即是钱”。

(责编:张兆伟)